路不拾遗是一句古老的成语,它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故事。
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,当时有一位名叫孔子的著名思想家,他曾经去过一个小村庄,在那里他看到一个小男孩正在沿着路边捡钱币。孔子问他:“你在做什么?”小男孩回答说:“我正在捡钱币呢。”孔子很惊讶,问道:“你怎么会知道这里有钱币呢?”小男孩回答说:“我不是特意来这里找钱币的。我只是看到这条路上有很多钱币掉在地上了,所以我就捡起来了。”
孔子听完之后很感动,便对小男孩说道:“你真是太好了。你能够看到这条路上的钱币并将其收集起来,这也是一种勤勉的表现。今后你要好好学习、勤奋努力、不要浪费时间。”
之后这句话便流传开来并成为了一句俗语—— “ 路不拾遗 ” 。它的意思是即使是最不显眼的东西也要勤快去寻找、去努力、去实施。
路不拾遗的成语故事及解释
中华文化源远流长,博大精深,不少成语都是从文言文中提炼出来,被大家在生活、工作、学习中使用。但不知道大家对成语的了解有多少呢?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路不拾遗的成语故事及解释,希望大家喜欢!
汉字书写:路不拾遗
汉语注音:lù bù shí yí
成语出处:战国·韩非《韩非子·外储说左上》:“子产退而为政五年,国无盗贼,道不拾遗,桃枣之荫于街者莫援也,锥刀遗道三日可反。”
成语语法:紧缩式;作宾语、定语;含褒义;形容社会风气好。
路不拾遗的意思:遗:失物。社会秩序好,在路上丢失的东西没有人会捡走。形容社会风气好。
路不拾遗的近义词:夜不闭户、路无拾遗;
路不拾遗的反义词:世风日下;
路不拾遗的故事
唐朝时期,有一行人经过武阳,在路上遗失了一件衣服,走了几十里以后才发觉,心急火燎。有人劝慰他道:“不要紧的.,我们武阳境内,路不拾遗,你回去找,一定可以找到原物。”那人就赶回去,果然找到了他失去的衣服。人们形容社会风气好,路上遗失了东西也没有人拾,就叫“路不拾遗”,也作“道不拾遗”。“路不拾遗”往往与“夜不闭户”同时使用,这两个成语,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。
路不拾遗例句
明·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十一回:“夜不闭户,路不拾遗,四方瞻仰,称为西方圣人。”
《续小五义》第四十八回:“知县说:‘今有你太爷所属的地面,路不拾遗,夜不闭户。除了你之外,并无不法之徒。’”
清·刘鹗《老残游记》第三回:“因为他办强盗办的好,不到一年竟有路不拾遗的景象,宫保赏识非凡。”
路不拾遗造句
学校毕业初出茅庐刚进大城市的那几年,也可以说是路不拾遗,现在干什么都得小心翼翼的。
通过五年来的努力后,虽然做不到夜不闭户、路不拾遗,但是家家户户都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。
成语出处
国无盗贼,道不拾遗。(战国·韩非《韩非子·外储说左上》)
后人据此概括出成语“路不拾遗”。
成语故事
商鞅,原名卫鞅,卫国人,战国时期政治家。他在秦孝公时任秦国的宰相,因功劳显赫而封赐商地十五邑,故称商鞅。商鞅年轻时代就喜欢刑名之学。他之所以会到秦国去任宰相,完全是出于逃生。那时,他的父亲卫叔痤在魏国当宰相。有一次,卫叔痤病重,魏王来探望。魏王问卫叔痤:“如果你的病难以治愈,朝廷中有谁能代替。“叔痤说:“我儿子卫鞅可以代替我。”想不到,魏王不是个喜欢以法治国的人,所以,对叔痤的荐举自然不高兴。叔痤望着魏王不悦的脸色,心里明白了许多,为了表示对魏王的效忠,就对魏王说:“既然你大王不用他,就把他杀了吧,千万不要让他跑到别国去,让别国用他。 卫鞅听到这个消息,就逃到了秦国。
在秦国,秦孝王录用了他。他不断地劝说秦孝王进行治理国家的改革。秦孝王听从了他的建议,任他为宰相。他制定了一系列新法,废除了维护贵族特权的旧法。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“商鞅变法 。他坚决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,不管是什么人,只要对国家有功,就应该予以奖励。他鼓励耕织,生产多的可以免去徭役。他认为,贵族世袭的制度应该废除,应当按军功的大小给予不同的爵位等级,执法应该严明,不讲私情,以法为准。商映的变法遭到了贵族势力的反对,但在秦孝公的支持下,变法很快就推行开了。由于商鞅积极地推行变法,老百姓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,军队纪律严明,兵士都乐意打仗。民风也变得纯朴起来,社会秩序安定,夜不闭户,道不拾遗,秦国一天天强大了起来。
成语寓意
商鞅变法启示人们,事无大小,遇到难题不能解决,哪怕到山穷水尽的地步,一定要想到去变化,用合理的变化来解决难题。如果一味地走老路,只会越走越窄。“改则进”,改革是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所酝酿的一种特殊形式,人只能当“弄潮儿”顺应历史的潮流,并积极推动它,而不是当时代发展的“绊脚石 。积极推动变法的商鞅正是那个时代的弄潮儿,因此,秦国大受其利,路不拾遗,夜不闭户,社会风气日益良好,国家实力逐渐强大,最终鲸吞六国,完成了统一六国的壮举。提高人们道德修养和自身素质的前提,首先是拥有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,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。
成语运用
成文用法
“路不拾遗”在句子中可充当宾语、定语;含褒义,用来形容社会风气良好。
运用示例
汉·贾谊《新书·先醒》:“百姓富,民恒一,路不拾遗,国无狱讼。”
唐·郑棨《开天传信记》:“丁壮之人,不识兵器。路不拾遗,行者不囊粮。”
明·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十一回:“夜不闭户,路不拾遗,四方瞻仰,称为西方圣人。”
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八七回:“两川之民,忻乐太平,夜不闭户,路不拾遗。”
路不拾遗的成语故事及解释
小学生普通话演讲稿(精选20篇) 好的演讲稿可以引导听众,使听众能更好地理解演讲的内容。在发展不断提速的社会中,演讲稿与我...
成语故事·视死如归 了解一个国家就要先了解它的历史,历史故事是让我们最容易了解中国历史、外国历史、世界历史、清朝历史等不...